《神探狄仁杰2》中的科学错误 日食篇

小实验 / 作者:花香调 / 时间:2015-01-19 /3071℃

近日观看了名剧《神探狄仁杰2》,发现该剧是近几年来国内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剧情,确实如央视网站上介绍的:《神探狄仁杰》第二部所讲述的三个故事,都是从神秘诡谲的气氛开始,事件扑朔迷离层层推进,情节惊险紧张跌宕起伏。侦查丝丝入扣毫厘不苟,推理开阖严密扣人心弦。最终是以悬念作为引导,吸引观众不断进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推理结果和戏剧境界,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更令我振奋的是剧中运用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如指南针、浮力、杠杆、日食等,而且这些科学知识大多是剧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观众都会对这些知识应该会有深刻的印象,我也深信随《神探狄仁杰2》的热播,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也会大增。但作为一个科学教师,我在欣赏的同时,也难免会注重中这些科学知识的科学性,确实也让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提出与大家共讨。

看过第2单元《蛇灵》(蛇灵案)的观众一定会对日食有深刻的印象,图为该单元是以洛河神异这一事件展开的:袁天罡的阴谋,那就是要利用日食造成的巨大自然力,引导泛滥的洛河洪水冲击大内,将皇上和所有朝臣一起埋葬。

而其中得知发生日食的时间是极为重要的主线,肖清芳十年的救人计划都为此时间而定,剧中把这一时间定为七月十二日,如图:

我想七月十二日是农历无疑。但只要学过初中的人都会知道日食的知识。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这时是农历初一。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七月十二日是接近满月了,可发生日食只能是新月这一天啊。

更要命的是29集中袁天罡告诉狄仁杰日食就发生在第二天,而且剧中导演把拍摄时间也特意选在了接近满月这一天,如图:

看来剧中编剧和导演是精心选择日食发生的时间是接近满月的了。因此对导演的敬业精神深感佩服。

更令我不解的是,在这集中的日食发生片段:

剧中日食的亏损顺序如上图所示。但我从科学课本上得知日食时太阳是从西开始亏损的,应该如下图所示的顺序,抬头看到的太阳方向是左东右西的。

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部电视剧我还是很喜欢看的。如果,编导们在运用科学知识时更注重其科学性就更完美了。

附:中国古代对日食的记载和研究

日食,尤其是日全食是最引人注目的天象之一。我国古人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对日食现象做了记载。最早的记载是《书经·胤征篇》,据考证,这次日食大概发生于夏代仲康元年。

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被认定的日食纪事有5次。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4世纪至12世纪之间的日食纪事。

在古书《诗经·小雅》中,也有日食纪事:“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据考证,这次日食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

到了汉代,就不只是记录日食发生的时间了,对日食时的太阳位置、起止时刻、见食时间、食分(即日面所食部分占整个日面的比例)以及日食初亏所起的方位等,也多做明确记录。

例如《汉书·五行志》对发生于汉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公元前89年9月29日)的日食记载:“不尽如钩,在亢二度,晡时食,从西北,日下晡时复。”这条记录告诉我们,食分很大,光亮的太阳圆面只剩下一个钩形了,食起于西北方向,这时太阳位于亢宿二度等。

据统计仅春秋时代记载的日食就有37次,其中33次已经被证明是完全可靠的,如果从春秋时代起算到清乾隆年间为止,我国记录了大约有1000次左右,这不愧为世界上最完整的日食记录。现代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正在利用这些珍贵的史料探讨地球自转的不均性等重大课题。

相关专辑:物理小实验幼儿园小孔成像
排行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