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维水平是由其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思维品质所决定的!根据智力心理学的前沿观点,改善一个人的思维品质最主要的就是提高其元认知水平——亦即形成一种根据自身认知特点自觉调整控制思维过程、认知策略的思维习惯!更通俗地说,就是养成一种自觉思维——在掌握了一定认知策略与自身认知特点的前提上,经常自觉地对自己思维的状况本身进行“反思”——监控与调整,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下意识按照思维认知规律与自身认知特点进行思维的习惯!我个人尝试了一下,感觉这种训练方式确实有用,不过必须要持之以恒,且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下边是我对自身整体思维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反思及改进的一次实例:(因为在进行该项训练时,我当时正在研读认知心理学、智力开发一类的专著,因此在文字中学究气与术语稍多了一点,不过相对而言,这样在概念表达上也往往更为准确。因此也就不作修改,全文录下)目前思维中存在的问题一、 在记忆方面的问题:1、 由于对初始信息、事物本身观察的不深刻、不全面以及记忆的不准确、不深刻,造成在思维过程中常出现思维前提、已有判断、信息被遗忘或掌握不确切的情况,导致进一步地分析、推理无法有效展开!2、 在平时学习中,由于未能将各种信息、知识分门别类、有序地加以储存(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也没有经常性地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整理,导致知识记忆的不牢固,知识储存的相对无序,这就造成了在具体思维过程中所需的问题信息、背景知识不能被迅速检索、有效地激活运用,导致了思维的不畅与经常卡壳的后果。二、 在思维的程序与策略方面的问题:某些思维的程序化策略掌握得不够熟练,其种类与数量也不够。具体表现在:1、 对某些思维的程序化策略的掌握还远未达到"内在化"的程度:当问题超出经验思维的有效范围,直觉思维偏差或丧失方向时,相关的程序化思维不能迅速被激活,甚至压根就没有学习过相关问题情境的问题解决策略,无法自觉有效地指导思维找到新的方向,造成思维卡壳、断线!2、 对数学、逻辑等思维工具掌握不熟练。只能较直接、经验地分析问题,不善于将其转换为数学、逻辑形式加以考察,造成很多问题因无法抽象、简化而难于解决;很多问题也因无法量化、具体化,导致难以比较分析而不能有效解决。三、 思维的自我调整(自我监控)方面的问题:在思维的自我监控程序中计划、意识、方法、执行、反馈等几个环节尚存在严重不足。究其根本,这反映了思维本身的"自觉性"--即自我监控的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其中尤以计划、意识、反馈这个环节为甚:1、 计划:在思维前应先对目的、目标进行精确界定的习惯尚不巩固,对思考的内容、要点、问题的核心结构等问题也往往缺乏基本的界定。2、 意识:对"意识"本身的意识,对"思维"本身的思维还未形成一种本能,尚须不断的自我提醒
上一页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