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观察法

有教案 / 作者:啵啵霸 / 时间:2009-10-15 /944℃

    精细观察,就是要求观察者看得细、察得深。因为这种观察能有效地发现问题,获得发明创造的机会,所以也成为发明创造一招。  19世纪中叶,法国南部加尔省蚕区流行蚕病,给当地年产值达一万法郎的养蚕业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找出蚕病的病因和防治办法,许多人进行了日以继夜的研究,都发现不了问题的症结,直到化学家巴斯德对小小的蚕蛾进行精细观察之后,事情才有了转机。  原来,巴斯德发现病蚕蛾身上有几十个类似碎玻璃屑的小亮点,而在日本进口的无病蚕蛾身上却没有,这是为什么?于是,他抓住这种亮点进行研究,发现这种不寻常的亮点就是致病的细菌。随后,巴斯德找到了防止这种“微粒子病”发生和蔓延的措施。从第二年开始,整个加尔省的蚕病被控制住了。  中国当代发明精英韩永奠以其新颖的发明——非铅皮蛋制造方法,一改数百年的皮蛋制作传统工艺,为我国皮蛋出口登上了新台阶。回顾他那艰辛的发明创造过程,也看得出精细观察法的智慧闪光。  那是1983年2月的一天,湖北省商检局中心实验室收到一份原国家商检局的特急电传。电传上写到: “我供港皮蛋含铅量超过当局规定的5倍,舆论反映强烈,港报上纷纷出现‘含铅皮蛋滞销’的报道,致使我国国际贸易声誉和经济效益受损。望各地必须加强检验,严格把关,凡含铅量超标的一律不发放通行证。”  工程师韩永奠看完电传文件后,心情沉重。他想,光靠阻关并不是好办法,好办法是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口无铅皮蛋。  皮蛋是我国发明的著名特产之一,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一直在大量出口,深受消费者欢迎。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对皮蛋含铅量的限制日日严格。而我国用传统制作工艺生产的糖心铅皮蛋,极易使含铅量超标。因此,要改变被动局面,惟有改变传统皮蛋的加工方法。  其实,这种认识在皮蛋制造厂家早已形成,许多人也专门立题研究过无铅皮蛋的制作方法,但都没有取得成功。在这些失败者中,也有韩永奠的名字。  但是,韩永奠并没有被多次失败所吓倒,望着特急电传,他决心再在皮蛋研究上背水一战。  深夜了,韩永莫仍睡不着,在惶惑中突然冒出一个新念头:把皮蛋拿来仔细瞧瞧,看看蛋壳上有没有新发现。他拿出传统皮蛋和以锡代铅皮蛋进行灯照,睁着两只利剑般的眼睛在蛋壳上搜索着。他首先发现,传统皮蛋的外壳布满了均匀的黑点,而试验中的以锡代铅皮蛋却不明显。这种细微的差别引起了他的注意。接着,他打破蛋壳,对蛋膜继续观察,进一步发现传统皮蛋内壁上分布均匀的黑点仍比以锡代铅皮蛋要明显清晰得多。这一发现使韩永奠陷入深思:“暖,这黑点不是把蛋的壳膜气孔堵小了吗?”他想,鸡刚生下的蛋不宜加工皮蛋,估计是亮的孔眼过小,碱液难渗进,所以看不到斑点。在加工过程中,黑壳皮蛋往往容易发现凝固了的蛋白重新液化的“溶头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蛋壳薄、

上一页1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辑:大班小班发散思维小发明中班
排行
最热